近些年随着工业的进步,在传统手工作业基础上,各种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应用于家具生产中,中国家具行业展现出崭新的活力和面貌。但在高速的销量增长和巨额的贸易数字背后,中国家具行业还隐藏着不可忽视的行业发展隐患。
家具行业是历史非常悠久的行业,它伴随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基本需要,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近些年随着工业的进步,在传统手工作业基础上,各种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应用于家具生产中,中国家具行业展现出崭新的活力和面貌。
中国家具行业由家具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原辅材料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等组成。据中国家具协会资料,目前中国家具生产企业达到5万家,从业人员近500万人,2004年行业产值达到265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各类行业中较具影响力的行业。
目前中国家具企业所生产的家具种类品种非常丰富。按材料分主要有实木家具、板式家具、塑料家具、金属家具、竹家具、藤家具、石材家具等,各种新材料均有所应用。按用途分主要有卧房家具、门厅家具、客厅家具、厨房家具、卫生间家具、办公家具、公共场所家具、户外家具、宾馆家具等,各种使用用途的家具都有生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具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1978年,中国家具行业产值仅为13亿元,1998年达到870亿元,2004年达到2650亿元。1978年至2004年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22.7%。1998年到2004年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4%。中国家具行业产值及发展如下图所示。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中国家具业引进了大量国际先进的机械设备,大大提高了中国家具业的生产水平和竞争能力。过去十年是中国家具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中国家具行业进入产业发展的成长期,中国家具行业在产量和产值上均有了迅速提升,为行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近十年来迅速崛起,已经成为国际上仅次于美国的家具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目前内地家具企业达5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500万人,已形成了一批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企业群落和产业区域。
审思中国家具的粗放发展模式,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只是一个家具制造业大国,还不是家具制造业强国。在高速的销量增长和巨额的贸易数字背后,中国家具行业还隐藏着不可忽视的行业发展隐患。
从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后,中国有个相对的优势。第一,在搞特区。当时就说家具企业发展对所有的企业先来一步免税,对企业所得税实行了三免一补。很多特区的企业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发展以后,这样的企业有了成本优势,也慢慢有了技术的优势,有了综合的优势。这样产业类构成以后(包括上游的板材、五金、包装材料)形成了综合优势。再有,中国的劳动成本又非常低。中国到目前为止,中国家具企业有综合的优势,但这种综合优势更多地体现在传统家具,如果说做现代板式家具中国没有优势。
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更谈不上对家具设计的保护,加上行业尚未出现专业强势品牌。在这样竞争环境中,家具企业都难以保证自身设计的独占性,创新设计行为的成本只被原创企业一家承担,而创新收益却可以被多家企业所无偿享用,家具款式的原创企业不仅享受不到创新所带来的超额利润和溢价优势,而且还无法阻止竞争企业“均享”自己创新成果并以更低的价格推出克隆家具。许多原创真品的销售业绩往往还不如抄袭品和仿造品。因此,对于大多数家具企业来说,自己花钱搞创新设计是不划算的,最好竞争策略就是抄袭和仿造,以分享他人的知识成果来维持产品的成本竞争优势;这使得中国家具行业在模仿能力和生产能力增长的同时,大多数企业都丧失了进行创新和设计的原动力。
在中国的家具市场上,如先前所言,小厂仿大厂,大厂仿国外,同行互相模仿,使得整个中国家具市场的产品款式具有高度的趋同性,真假难分、鱼龙混杂,要想让消费者要在很多种类似家具款式中辨识出某一个产品的细微不同之处,实在不容易。而且,某些厂家的家具风格和家具款式又因为模仿名牌款式而经常变动,没有一个统一的品牌个性作为统率,这就更加重消费者的品牌识别负担,更加弱化了家具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堆砌的品牌意识,纵使家具企业卖出去很多产品、提高品牌展露次数、大搞促销,也难以堆积品牌足够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就更别提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品牌美誉度和品牌忠诚度了。
缺乏自主设计能力、没有强势品牌的前提下,中国家具行业能赶超意大利、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家具出口国,依靠的就是这种低成本支撑的低价渗透策略。不幸的是,中国家具正在遭遇成本优势丧失、供求失衡的双重压力。
由于家具行业科技含量和投资规模的局限性,造成行业的“门槛比较低”,门外汉很容易成为“门内汉”,中国家具企业数以万计。
由于行业进入壁垒相对较弱,市场高度分散,中国家具行业仍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行业,行业集中度非常低,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市场份额超过1%。
家具企业数量众多,大部分仍处于原始积累阶段,而家具的种类和款式专利保护比较难,企业斥巨资开发的新产品只要被市场承认就会被同行模仿,迅速地行业化、规模化生产,好产品往往昙花一现。以前,一个畅销产品的生命周期使2~3年,而现在却缩短到不到半年,市场的同质化严重。
目前,国际先进的家具制造技术正在利用数字化控制技术、新的传感技术如激光测量及新的机械技术,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在锯、刨、钻、贴面、封边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装备,相应采用了许多新的工艺。国内大型家具生产企业和国外进入的制造企业将进一步应用这些最新的生产工艺,工业化水平逐步提升。
随着我国家具行业的快速增长,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行业重新洗牌,现有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初级工业生产方式,将越来越明显地阻碍家具行业的继续发展,专业化分工合作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则渐渐体现其优越性,专业化分工的结果是使企业根据自己的技术条件,确定自己的行业地位与角色。
我国家具企业生产产品有实木家具、板式家具、塑料家具、金属家具、竹家具、藤家具、石材家具等各种材料的家具。
根据其应用领域,可以将家具分为:卧房家具、门厅家具、客厅家具、厨房家具、卫生间家具、办公家具、公共场所家具、户外家具、宾馆家具等。
中国家具区域经济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家具生产主要分布在全国的五大产区:广东、华东、华北环渤海圈、东北和川陕。中国家具工业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区域性,这五大产区占了全国家具生产总量90%左右。广东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强、出口占全国的近43.81%;华东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出口占全国的43.98%。由于传统林业产区及北邻俄罗斯的原因,东北以实木家具为主;广东由于毗邻香港同时由于台商港商的带动,其产品以出口为主;广东、浙江、四川等地区板式家具发展很快;在河北、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还有几个金属家具生产的集中地。传统家具的生产是在历史演变中形成的,主要有北京、广东、苏州等地。
这是国内家具行业最早形成也是目前最大的家具产业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奠定了其在国内和世界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基础。这个地区既有完整生产体系,又有发达的销售市场,还有健全的配套产业,包括了木工机械、五金配件、油漆涂料、木材皮革布艺等原辅材料,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产品品种涵概面广,产品品质较优,已形成深圳、东莞、顺德、中山、广州等五个发达地区和佛山、南海两个发展中地区,其产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出口则占一半以上。无论是企业的数量、生产总值,还是出口总量,都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取得了“中国家具看广东”的美誉。
东莞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家具生产基地。这些台资都是大型家具出口企业,有的是跨国家具集团,如今,已建成38条年出口1000万美元的生产线。形成“台湾接单,东莞生产,香港出口”的全新模式。
顺德是珠三角家具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有2000多家生产企业,家具从业人员20多万人。东莞家具企业以外向型为主,是我国出口家具的主产地之一。正是存在顺德、东莞和中山等一批家具城市,才造就了珠三角中国家具业的龙头地位。
这块地区是近年来中国家具增速最快的地区,以上海、浙江、江苏为主。该地区制造产业基础比较好,人才集中,交通便利,信息业发达,不仅文化积淀深厚,传统产业自古就很发达,现代工业起步也很早。该地区目前家具工业发展态势好,家具市场容量大,产品档次较高,营销模式也灵活、丰富,营销企业精英荟萃。特别是近年浙江的家具产业异军突起,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产业群和明晰的产业分工,如绍兴的软体家具、杭州的办公家具、温州的套房家具、金华的红木和木雕家具、宁波的古旧家具、玉环的古典家具和安吉转椅等。江苏在常州、昆山等地都也集聚很大的能量。以浙江家具为首的长三角家具正在构筑中国家具产业除珠三角之外的又一个重要基地。
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天津、河北、山东等地,依托了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而发展。这个地区拥有巨大的家具消费群体,有庞大的家具专业销售市场和销售企业,且家具制造历史久远,文化积淀深厚,积聚了能工巧匠,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在山东的宁津、荷泽,在河北的胜芳、正定有相当规模的家具产业集群。由于有在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随着其产业链日趋完善,投资环境日益见好,发展潜力和后劲也日益凸现。这里也集中着成熟的家具市场和家具营销企业。
主要以黑龙江、沈大线为主。该地区依托东北工业基地的实力以及自产木材、俄罗斯进口的木材资源的基础得以发展。实木家具是该区域主要的种类,该地区实木家具生产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在全国处领先地位。但是这一地区家具市场发育程度不如南方,产业链也不够完整。近年来形成的对东北亚家具出口颇具特色。以俄罗斯进口的木材为主的木材市场正在成长之中。
以四川和陕西为主,该地区家具生产企业主要在成都和西安等地。由于西部的开发刚刚开始,家具市场容量很大,企业发展的空间也很大。近年成都附近的板式家具生产突起,一些企业也成为发展最快的家具企业之一。这个地区家具市场的发育也比较成熟。
中国家具行业特域的形成是在全国家具产业分布的基础上,在不同的背景下形成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家具协会从2003年开始,对有特色的家具产业区域进行了考评并授予了相应的荣誉称号,它们是:
传统的家具企业为了占领市场,在营销环节中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各地代理商代销;二是在各地自租场地,自己包销;三是通过大型的家具商场或家具城来展销。采用招标方式的集团采购,是近年来比较引人注目的新的家具流通形式。此外,一些专卖店和较具实力的连锁店也纷纷出现。家具市场趋向“产供销一条龙”,体现“即需即供”的现代消费特点。
目前在全国摊位式的家具专卖市场仍占有大部分份额,该种市场是利用临时占地搭建临时建筑,以出租摊位进行招租,在全国家具、材料市场中,80%以上属于这种形式。这种渠道模式虽然丰富了市场,但存在成本大、管理混乱等弱点。
另外近几年一种起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家具建材连锁超市的新业态在我国开始起步,2002年来势更加凶猛。北京东方家园的家具建材超市,已经从以前的一个、几个,发展到遍布全国的十几个,2003年计划在全国建立25家连锁店。世界500强之一的欧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居家建材连锁超市--英国百安居已经登陆我国,在广州安营扎寨。与广州轻工供销公司等共同投资1500万美元组建广州百安居,同时在上海已经开设了四家大型超级连锁店。德国最大、世界第四的家居建材连锁超市--德国欧倍德也与海尔集团携手合作,共同投资14.7亿元人民币组建欧海家居有限公司。家居建材连锁超市渠道模式,在欧美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它们取代了摊位市场,占据90%甚至100%的市场份额。该种渠道模式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发挥规模效应,推广品牌经营战略,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从源头抓起,厂家直接进货,取消中间环节,建立一个有品牌保证的供应商体系;立足于维护顾客利益,为构建一条销售通道,提供组织和管理结构上的保证。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及中国经济地位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伴随着中国家具工业的进步,以及更多民营家具企业、外资家具企业的强大,中国家具行业出口额近年来快速提升,中国已成为家具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
据海关统计,2004年中国家具出口额首次超过100亿元,达到103.53亿美元,同比增长39.3%;2004年全年进口额为7.26亿美元,增长26.28%;中国家具行业贸易顺差达16倍之多。中国家具行业2001年至2004年出口额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7.7%,出口额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在2004年中国各类出口家具中,木家具在家具出口额中占主体地位,出口额为36.81亿美元,占家具总出口额的35.6%;金属家具次之,为13.83亿美元,占13.4%。2004年中国家具出口金额分类结构如下图所示。
美国是我国家具产品的最大海外市场,04年出口到美国的家具共计37.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1.5%;香港、日本也是我国家具出口的传统市场,出口金额分别达9.0、6.1亿美元。另外家具对英国的出口近年来有了长足进步,去年达3.3亿美元。
中国家具生产企业达5万家,从业人员超过500万人,其中90%属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大型企业为数不多。内地家具业五大产区在加工技术、产品质量方面已经开始出现均质化,低水平竞争加剧;知名品牌企业少,中低档产品多;开发能力差,营销水平低;而且出口集中度较高,但由于各地资源、劳动力素质和价格等因素不同,具有相应的竞争优势。
随着中国家具产业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家具业也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眼光和经营才干的企业家,以及一批上规模、实力强的品牌企业,如光明、联邦家私等,这些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头雁,在家具市场上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广东是中国家具制造业的中心,产品数量和品牌均有优势。根据中国家具协会提供的资料,广东2002年家具出口金额达27.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1%。据统计,目前中国有3万多家家具企业,广东就占到了6,000多家,其中珠江三角洲是公认家具业最为集中、产值最高和综合配套能力最强的。
其次还有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和上海等地区,有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优势,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家具业发展迅速,其平均增长速度最快;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和东北地区,有家具工业基础和木材资源优势,家具行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大多在这一地区;中西部地区家具工业还处在发展阶段。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家具业转向我国,未来3-5年将出现外资家具企业向我国转移的高峰。内地庞大的家具市场潜力,吸引各地家具厂商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很多海外家具企业除了在中国内地推销家具成品外,还积极投资设厂,实行地销地产”。香港几乎将所有的家具厂转移到了广东、福建等地。台湾家具制造商也十分青睐祖国大陆的投资环境和市场前景,据了解,迄今至少已有200家家具制造企业或家具五金公司在内地建立了生产线。以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家具大国在继续扩大对中国出口的同时,其家具企业也积极在华寻求合作伙伴。
从产业链的各环节分工与合作来讲,一个企业不可能通吃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因此,理论上,专门从事新产品设计、开发工作的设计公司;专门从事半成品的加工、配套工作的加工厂;专门从事家具产品的最终装配成品和树立品牌的家具制造企业;专门从事区域家具推广营销、物流配送的总代理或总经销;专门从事家具售前、售中、售后等销售服务工作的零售商等都易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都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通过竞争胜出的企业将在产业链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形成竞争优势,但不可能通吃所有的环节。
家具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这使得劳动力低廉的地区(如发展中地区),具有较大的优势,在运输方面,家具产品的拆装又为其减少运输费用提供了可能,这使得许多投资者选在这一类地区建厂。
家具材料一般体积大,大量的木材采购,必然使得生产企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为避免这一点,许多企业将生产基地建在木材产地附近,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使产品更有竞争力。
以往在沿海地区的家具行业积聚是自然形成的,尤其是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整个的供应体系已经很完善了,但是下一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很多长三角、珠三角的政府会逐渐把传统制造业说好听了叫改变产业结构,说不好听叫撵你出去了,我们改腾龙换鸟。所以,你们是。新的一轮产业积聚将会在中部实现,包括深圳的家具产业都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我们目前规划的产业园区包括四川有6平方公里,在甘肃的北部也有6平方公里的工业园。现在也有在河北、湖北地区转移,再往西部也不太现实,去西南,去贵州,交通也确实不便。作为企业来讲,它所迁移的路径一定是成本要降低的。为什么现在在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还不愿意迁移?就是因为我们的产业配套环境和物流成本能抵消它的劳动用工成本和原材料涨价成本。但是两三年以后,当这个成本抵消不了的时候,它必须要走。现在反映最快的是台资企业,有很多的迁向越南。所以深圳市政府在越南也建立了自己的自由贸易区,鼓励这些台资企业和电子行业往越南迁徙,把深圳有效的土地面积腾出来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家具行业也不例外。所以说,有哪个行业协会在中西部地区有自己的工业园区规划出来,我们企业不要丧失这个机会。
由于家具行业科技含量和投资规模的局限性,造成行业的“门槛比较低”,门外汉很容易成为“门内汉”。又由于家具的种类和款式非常多,专利保护比较难,也给模仿者提供了机会。每年的国际展会和国内展会成了模仿者的课堂。企业斥巨资开发的新产品只要被市场承认就会迅速地行业化、规模化生产,好产品往往昙花一现。以前,一个畅销产品的生命周期使2~3年,而现在却缩短到不到半年,市场的同质化让许多大企业苦不堪言。而消费者在几万平方米的家具商场里又被同款式、同颜色、同材料和同价格的家具弄得眼花缭乱而不知所措。同质化的市场渴望着差异化的良方。
随着我国家具的工业化批量生产,先进的家具制造技术正在利用数字化控制技术、新的传感技术如激光测量及新的机械技术,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在锯、刨、钻、贴面、封边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装备,相应采用了许多新的工艺。国内大型家具生产企业将进一步应用这些最新的生产工艺,拉开市场各个企业的竞争档次。